本文目录一览:
- 1、朝鲜弹道导弹技术的远程导弹
- 2、朝鲜的导弹技术怎么来的
- 3、2016年朝鲜举行两次核试验 美国部署了什么导弹系统 军事理论
- 4、朝鲜大阅兵,此次阅兵仪式展示了什么新型装备?
- 5、朝鲜弹道导弹技术的大事记要
- 6、朝鲜今晨再发导弹飞过日本上空韩美日都什么态度?
朝鲜弹道导弹技术的远程导弹
放大的芦洞导弹实现了1000千米以上的射程,增加推进剂和使用更轻弹头还可将导弹射程进一步增加到1500千米甚至更高,如果未来使用250千克级别的弹头、换用更轻的铝合金弹体可以将射程增加到2000千米。根据韩国国防部的分析报告称,朝鲜此次发射的卫星相当于发射了一枚射程为1万公里的远程导弹。 首款多级弹道导弹
1998年8月31日,朝鲜宣布成功发射了“光明星1号”卫星,不过其他国家都没有探测到这颗卫星。根据美国的观测和事后分析,朝鲜火箭第一级落入日本海,第二级落入日本以东的太平洋,第一级和第二级燃烧和分离都很顺利,此时火箭已经飞行了1646千米,但第三级发动机出现故障导致卫星未能入轨。这次发射飞越了日本列岛上空,在日本媒体的刻意渲染下引起了不小恐慌,使日本公众开始支持发展导弹防御系统。
美国情报机构认为朝鲜实际上是以卫星发射为理由测试新型弹道导弹,并根据火箭发射地将其命名为“大浦洞1”(Taepodong-1/TD-1)导弹。外界分析倾向认为大浦洞1导弹是一种二级液体中程弹道,以芦洞导弹作为第一级弹体,以化城6导弹作为第二级弹体的简单拼装。大浦洞1导弹质量约23吨,可携带700千克弹头达到2500千米左右的射程。大浦洞1导弹并不先进,而且仅有一次发射,但却是朝鲜多级导弹的首次尝试,在朝鲜弹道导弹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后,朝鲜还研制了更先进的大浦洞2导弹。2006年7月5日,朝鲜进行了大浦洞2导弹的发射试验,根据美国观测发射后约40秒即偏离轨道失败。朝鲜还在大浦洞2导弹的基础上研制了银河(Unha)运载火箭,2009年4月5日,朝鲜使用银河2号运载火箭发射光明星2号卫星,火箭发射后韩国、日本和美国的宙斯盾战舰都进行了监测,日本本土和美国的远程预警雷达还进行了全程跟踪。从美国公布的弹道数据来看,银河2号的弹道的确符合航天发射的特征,不过此次发射仍然出现第三级发动机故障,在距离发射场3850千米外卫星坠落。根据银河2号运载火箭发射的相关公开视频和图像,可以确认银河2号运载火箭长度约31米直径约2.2,起飞质量约为80~85吨。美国政府分析报告认为银河2号火箭第一级箭体使用了4台并联的芦洞导弹发动机,其起飞推力约100吨,第二级箭体的发动机为1台芦洞导弹发动机,第三级使用了小型固体发动机。
这样的设计对于中国军事爱好者来说实在过于熟悉,简直就是长征1号运载火箭的翻版。不过按比例推算,银河2号火箭的第一级长度可能比长征1号略短,同时长征1号的壳体、发动机、控制等各方面技术也要强于大浦洞2导弹,这意味着大浦洞-2导弹即使使用三级设计,射程和投掷能力也不会大幅度超过中国的东风4号远程导弹(长征1号运载火箭的前身,为两级设计)。综合判断,二级版的大浦洞-2导弹射程在3500~6000千米之间,射程企及美国夏威夷;三级版的大浦洞2导弹射程有望达到10000千米,射程覆盖美国阿拉斯加及部分西海岸地区。不过这仅是纯弹道分析,考虑到防热与控制系统的难度,朝鲜研制出实用的远程和洲际导弹还很远。
朝鲜的导弹技术怎么来的
1962年到1963年,朝鲜接收了来自苏联的萨姆2地空导弹,首次接触到液体导弹技术。随后不久,朝鲜又接触到苏联V-1、V-2弹道导弹和蛙式无控火箭弹技术。
尤其是1965年到1967年从苏联获得的数十枚蛙式火箭和运输起竖发射三用车等相关装备,使得朝鲜对弹道导弹的基础设计、液体火箭发动机、液体推进剂等相关技术有了充分了解。
1968年美国间谍船普韦布洛号被朝鲜俘获,引发了朝鲜半岛危机。在朝鲜全国战时动员和苏联远东军区演习示威的压力下,最终美国承认入侵朝鲜领海,朝鲜遣返了美国船员。
这一事件对朝鲜坚定决心进行核武器和弹道导弹研制起了很大作用,到了20世纪70年代发展弹道导弹和核武器已经成为朝鲜的基本国策。
苏联虽然输出了蛙式无控火箭,但由于政治原因拒绝向位于东北亚这一敏感区域的朝鲜输出弹道导弹技术,自身缺乏技术基础又没有外界技术援助,朝鲜70年代在弹道导弹的研制上几乎毫无进展。
直到1979年,朝鲜与埃及签订协议,共同进行弹道导弹研制,并由此获得了北约编号SS-1C的苏制R-17E短程弹道导弹,这一导弹更为人们熟知的称呼是“飞毛腿B”,属于苏联50年代研制的老式液体弹道导弹。
虽然R-17E导弹在当时技术已经相当落后,但解决了朝鲜研制弹道导弹的燃眉之急,并由此开启了朝鲜弹道导弹的发展之门。
扩展资料:
在技术上,运载火箭与远程弹道导弹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主要航天强国在早期航天发展中都采用了弹道导弹直接改进为运载火箭的发展路线。
如美国的大力神、宇宙神运载火箭,苏联的联盟运载火箭以及中国的长征1号和长征2号运载火箭等都直接派生自各自的远程和洲际导弹。前面提到,朝鲜之前也利用了大浦洞1、大浦洞2导弹进行了两次卫星发射活动。
2016年朝鲜举行两次核试验 美国部署了什么导弹系统 军事理论
萨德空防系统,保证了韩国不会被核武器袭击。
朝鲜大阅兵,此次阅兵仪式展示了什么新型装备?
朝鲜大阅兵,此次阅兵仪式展示了什么新型装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朝鲜换做今天,是一个还落后于中国的国家,这个国家很神奇的地方便是相对封锁,对于未知事物领域却充满着好奇,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社会主义国家。此次朝鲜大阅兵朝鲜展示了哪些新型武器呢?最为显眼的便是:发射车9轴18轮发射车 。这辆发射车搭载极具杀伤力的炮台,整辆车搭配炮弹具有射程远,精准度高,直径大,并且能够搭载多种炮弹,可以说这辆9轴18轮发射车是一个国际武器上的杀手锏。这是其一。‘
二,火星-15洲际导弹。这辆导弹车在之前阅兵也有出现过,此次的再次亮相也丝毫不逊色。火星-15洲际导弹,该导弹在2017试飞成功,全程飞行了930多公里,飞行了共计40多分钟 。并且若是按照正常作战状态的发射角度发射的话,该弹道飞行距离可媲美美国导弹,除此之外论杀伤力更是远超美国。此次亮相不得不说有种不露声色却将自己的霸气与实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啊。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该导弹若是直逼美国的话,其攻击程度以及范围可殃及美国全境。说到这真的不得不佩服,相比还一味高高在上的美国而言,现在大多数的国家都在慢慢的崛起。
三,最后的重头戏当然是北极星-3潜射弹道导弹,作为本次阅兵的首次亮相,它带给了大家极为震撼的外表。论其性能也是十分强悍的,作为潜射弹道导弹,不仅杀伤力极强,还具有一弹多头的能力,并且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具有重返大气层的能力。除了这三个以外其实还有许多,要是一一列举的话实在众多,综上!
欢迎大家补充!
朝鲜弹道导弹技术的大事记要
1960年代
苏联向朝鲜提供“蛙”火箭、地空导弹和反舰导弹成为朝鲜弹道导弹发展的基础。
1965年
朝鲜开始组建自己的导弹部队,同时也努力寻求苏联的装备和技术帮助。
1972年
苏联向朝提供约20枚“飞毛腿”B导弹,并一直供应到1980年代。此后,朝鲜又从埃及获得更先进“飞毛腿”B导弹的改进型,朝鲜对这些导弹尽心仿制,成功生产“火星”5。
1984年
朝鲜成功研制“火星”5,开始大批量生产。
1987年
朝鲜开始发展射程更远的“火星”6(“飞毛腿”C)导弹。
1988年
朝鲜借鉴伊拉克“阿尔侯赛因”导弹的经验,加长燃料箱提升射程,开始研制“劳动”导弹。
1992年
苏联解体后,俄国马卡耶夫设计局科研人员开始帮助朝鲜开发新型导弹技术。
1995年2月
经过两次飞行试验之后,朝鲜正式部署第一枚“劳动”导弹。
1996年
朝鲜开始部署从90年代开始研发的“大浦洞”1导弹。
1998年8月
朝鲜利用“大浦洞”导弹改装的运载火箭实验发射“光明星”1号卫星,虽发射失败但完成导弹的几乎所有测试,此后朝鲜开始发展射程更远的“大浦洞”2导弹。
2006年7月5日
朝鲜进行大规模导弹演习,试射7枚导弹,包括从舞水端里发射的“大浦洞”2,该导弹正常飞行40秒后爆炸。
2006年10月14日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718号决议,要求暂停导弹及核子测试,禁止供应与此设计有关物品和禁止供应其他武器。
2009年4月5日
朝鲜再次从舞水端里发射用“大浦东”2导弹改装的“银河”2运载火箭发射“光明星”2卫星。
2009年4月13日
联合国安理会一致谴责朝鲜发射行动,并同意加紧对朝制裁,超前推出六方会谈以示抗议。
2009年6月12日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874号决议,就朝鲜核武器及弹道导弹计划实施更严厉制裁。
2009年7月4日
朝鲜在其东部外海试射7枚弹道导弹。
2012年3月16日
朝鲜宣布将在4月12日至16日,发射人造卫星“光明星”3号。
2012年4月13日
朝鲜从西海卫星发射场发射首颗应用卫星“光明星3号”,但卫星没有进入预定轨道。
2012年12月12日
朝鲜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搭载“银河3号”运载火箭从朝鲜平安北道铁山郡的西海卫星发射场向南发射。
朝鲜今晨再发导弹飞过日本上空韩美日都什么态度?
日本要防止朝鲜的发射武器意外坠落到日本境内,同时更要关注朝鲜的导弹发展计划,当然,日本激动的最重要目的还是以朝鲜导弹威胁为借口,最终解除自己军事发展上的限制。
本文链接:http://www.wuhanhengjia.com/shehui/2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