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少有人走的路》阅读笔记(七)
《少有人走的路》阅读笔记(七)
主题:成长与宗教
一、好运的奇迹
有益的超自然事件,它们都属于“serendipity” (不期而遇的收获或好运)。根据《韦氏大辞典》的解释, “serendipity”的英文原意是:“意外发现有价值的或令人喜爱的事物的天赋和才能。”这个定义最值得关注的地方,就是它把“好运”
看作是一种天赋和才能。
二、熵与原罪
阻碍心智成熟的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懒惰。懒惰是爱的对立面。懒惰的本质。简单地说,懒惰,是人生的一种可怕而消极的力量。
我们回避内心的善恶论辩它,就产生了许多构成原罪的邪恶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我们权衡某种行为是否正当,斟酌某种选择是否明智,我们就无法判断上帝的立场和标准,也没有聆听我们内心的上帝——与生俱来的正义感——的声音。我们的失败应归咎于懒惰。
我们身上确有一种原罪:懒惰。一个人的心智越是成熟,就越是能察觉到自身的懒惰;越是自我反省,就越是能找到懒惰的痕迹。就我个人而言,在追求心智成熟的过程中.我越是接近真理、接近事实,就越是感到懒惰在作祟,而我有可能获得的最新启示随时都会从身边溜走。
熵是一种庞大的力量,是人性极恶的体现
三、邪恶的本质
关于“邪恶”,我们可以给出这样的定义:邪恶是运用一切影响力,阻止他人
心智成熟,阻碍别人自我完善的行为。一般意义的懒惰,只是对自己和他人缺少爱心,而邪恶则视爱为仇敌,与真正的爱完全对立。
四、意识的进化
意识获得成长与进步,意味着它开始认同潜意识熟知的一切,此时意识与潜意识逐渐融合。
五、力量的本质
心灵的力量不是控制别人的力量,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力量呢?
简而言之,它是在意识基础上做出决定的力量,也即我们的意识思维的力量。
《少有人走的路》内容简介
《少有人走的路》内容简介
《少有人走的路》是2007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M·斯科特·派克。该书讲述了作者如何灵活运用传统心理分析方法去解决人生的冲突和难题。下面,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简介:
这本书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正如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M·斯科特·派克让我们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M·斯科特·派克(M. Scott Peck)
M·斯科特·派克(M·ScottPeck)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他的杰出不仅在其智慧,更在于它的真诚和勇气。儿童时,他就以童言无忌“远近闻名;少年时,他又勇敢的放弃了父母为他安排的辉煌前程,毅然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当上了一名心理医生,为美军军官做心理医生。在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治愈了成千上万的病人,他以从业经验为基础写作的《少有人走的路》,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
该系列一共只出了3本,《少有人走的路1:心智成熟的'旅程》,《少有人走的路2:勇敢地面对谎言》,《少有人走的路3:与心灵对话》。《少有人走的路4:心灵地图》的作者并非M·斯科特·派克(M. Scott Peck),而是托马斯·摩尔。
作品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自律
问题和痛苦
推迟满足感
父母的过错
解决问题的时机
承担责任
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
逃避自由
尊重理实
移情:过时的地图
迎接挑战
隐瞒真相
保持平衡
抑郁的价值
放弃与新生
第二部分
爱
爱的定义
陷入情网
浪漫爱情的神话
自我界限
依赖性
精神贯注
“自我牺牲”
爱,不是感觉
关注的艺术
死亡的风险
独立的风险
承诺的风险
冲突的风险
爱的自律
爱与独立
爱与心理治疗
爱的神秘性
第三部分
成长与宗教
宗教与世界观
科学的宗教
凯茜的故事
马西娅的故事
特德的故事
婴儿与洗澡水
第四部分
神奇的力量
健康的奇迹
潜意识的奇迹
好运的奇迹
进化的奇迹
熵与原罪
邪恶的本质
意识的进化
力量的本质
俄瑞斯忒斯的传说
抗拒潜意识的暗示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也是一本伟大的心理学著作,它出自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斯科特的杰出不仅在于他的智慧,更在于他的诚恳和勇气。他第一次说出了人们从来不敢说的话,提醒了人们从来不敢提醒的事,这就是: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
读《少有人走的路》全集
从2021年11月29日到2022年3月26日共用了118天晨读终于完成了《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全集一共八本,这是一份上帝送给人类最好的礼物
第一本《心智成熟的里程》书中作者例举了很多心智不成熟的现象,比如十七八岁的高中生,拿着奶瓶在大街上喝水,这是时髦,反叛还是逃避成熟?有的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的动机,仅仅是害怕毕业,他们到底是害怕毕业还是拒绝成熟?……
第二本是《勇敢的面对谎言》我们为什么会陷入困境,所有的问题都是我们不接纳事实,不愿意承认眼前的窘迫状态,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而是选择逃避痛苦,隐藏真相……
第三本《与心灵的对话》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以自己的心灵去沟通,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习惯于向外索取而忘记了自己才是源头,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从焦虑开始的,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焦虑已经存在那里了,这种平常不经意的忽略,反而让焦虑越来越肆无忌惮。最后变成了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
第四本《在焦虑的年代获得》书中给出给了我们如何进行思考检查,学习与成长,以及如何在矛盾中抉择。如何在前半生追寻自我。在后半生,放下自我,人生不可能没有焦虑,就如作者说人生苦难重重
第五本《不一样的鼓声》一个家庭的和谐不能说是统一成一个音调,所有美妙的音乐都是由哆来米发,梭拉西多。八个音符组成,那么在面对不同的人,他强调如何去建立起真诚的共同体,建立真诚共同体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伪共同体,大家都是和和气气的。用伪善的方式掩盖真实的自己,第二阶段,是混沌状态,彼此之间有了分歧,有了争吵。第三阶段,进入冷战重新思考,我们到底要如何才能相处在一起?……
第四个阶段就是脱离伪善,真诚的去面对,接纳,臣服,放下!最终建立起真诚的共同体,其实很多关系,如家庭关系,朋友关系都存在着这四个过程,就如同我们有时候说的不打不相识等,作者用不一样的鼓声从各个方面阐述解答
第六本《真诚是生命的药》真情到底是什么呢?作者说,其实真诚来自大自然,来自于我们内心的善良,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善的存在,也不否认恶也同时存在,如果我们只看得到善的存在而看不到不恶的存在,同样会让我们陷入困境,正是有了这样的真诚,我们才能得以救赎,失去了真诚,就失去了生命的完整
第七本《靠窗的床》这本书作者带领我们进入了老年社会,即进入那种只能在养老院生活的社会,在这里同样有过去的心理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在靠窗的床当中还发生了一件命案。年轻的警官急于想破案,也用了一种比较主观武断的方式,在没有充分的证据就下结论,最终经养老院的管理者员工及心理医生的多方努力,案件中以真相大白,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因为各种心理疾病而演绎了人间百态……
最后一本《寻找石头》作者用寻找石头,作为一场生命的朝圣来总结他的一生。他以理性信仰衰老,为人父母的爱与哀愁。金钱死亡,朝圣感恩和平。冒险体贴,时间空间,艺术一体,绝望,等等来展示了生命的旅程
本文链接:http://www.wuhanhengjia.com/yule/2345.html